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健康频道>> 名医访谈

骆抗先:与时代同行 与患者同心

2021-06-29 14:55:01 来源:健康报 我有话说
0

  “我的乙肝博客每天有成千上万人访问,能与网友直接交流,为更多患者服务,我觉得我赶上这个时代了。”一番质朴话语传递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原主任、“时代楷模”、著名传染病学专家骆抗先真挚的医者心声。耄耋高龄的他说,网友和患者都叫他骆爷爷,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1949年,骆抗先考入原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现第五军医大学)医疗系学习。1954年,骆抗先大学毕业,分配到传染病科工作。1961年,骆抗先加入中国共产党,矢志要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用仁心仁术减轻患者病痛。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至今珍藏着骆抗先于1996年写下的培养计划。骆抗先曾叮嘱他:“必须长期深入临床,时刻为患者着想。”

  骆抗先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每周出3次门诊,每次提前半小时到达诊室。为了不让患者白跑一趟,本应中午12时结束的门诊常常延至14时。每看完一位患者,他都起身将其送出,随后站在门口招呼下一位患者。他的“精打细算”出了名,制订诊疗方案时会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患者家庭的经济状况。

  他贴近临床、贴近患者的理念,源于恩师的一句叮嘱——“图书馆只能培养博士,临床医生是要从病房里‘滚’出来的”。在病房里,他喂患者吃饭,为他们端便盆,在日常琐事中观察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几十年来,骆抗先始终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在乙型肝炎防治领域勤勉钻研。他在国内最早将分子生物技术引入乙型肝炎研究,发现了中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感染者的病毒变异,并在国内率先进行病毒性肝炎细胞凋亡的发病机制研究,把我国乙型肝炎研究提至新水平。他提出的“无症状慢性活动性肝炎”新论点,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他编写的专著《乙型肝炎基础与临床》,成为传染专业从医人员办公桌上不可或缺的“乙肝字典”。

  1996年年底,某学校700多名学生转氨酶不明原因增高,其中有20多人因感染严重被送进部队医院,身为全军传染病专业组组长的骆抗先到达后便一头扎进调研中。新年的钟声敲响,骆抗先还在一点一点地收集患者大便和血清标本。因当地检验条件有限,他把所有大便标本运回广州检验。回到广州后,骆抗先与专题攻关小组经一年多严谨的动物实验和分子病毒学实验,终于鉴定出一种新型病毒基因组成段——经输血传播病毒(TTV),这是继甲型和戊型肝炎后发现的世界上第三种经胃肠传播的肝炎病毒。

  如今,骆抗先已是桃李满天下,这支“骆驼队”还将继续沿着骆抗先的足迹在防治乙肝、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周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