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健康频道>> 防病治病

立夏,让心静下来

2021-05-12 10:44:31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0

  立夏,表明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中医讲究“顺时养生”,即顺从四季、时辰、气候等特点调养身体,立夏时节,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弱,养生要因势利导,注意养护阳气。此时,日照时间增加,气温上升,暑邪与湿邪胶着,会影响心、脾功能,出现心烦不寐、上火、疲劳等不适症状。因此,立夏养生应宁心养静。

  立夏后,宜晚睡早起,生发阳气

  “进入立夏,昼长夜短、阳生阴长,起居宜晚睡早起。立夏后人们应早点起床,晚些入睡,以顺应阳气的生发。”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王小云介绍,《黄帝内经》曰:“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季多阳光,不要厌恶日长天热,要适当活动,让身体适当出汗,以适应夏季的阳气舒发、养长之气。同时,立夏时节养生要因势利导,注意养护阳气,切勿损伤阳气。避免炎暑盛夏的“贪凉坏习惯”,如过吃生冷、吹空调过冷过久、睡地板等都会使寒邪进入体内损伤阳气。另外,夏季养阳还有“冬病夏治”的功效。

  “此时,随着气温升高,人们还易出汗,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一旦过度出汗,容易耗损人体心阴,导致耗气伤津,出现身体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口干咽燥等症状。”王小云提醒,应清补养心、滋阴生津,可适当多吃益气养阴清热的食材,比如说在稀饭里面加一些荷叶,或是薏米这些健脾利湿的、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

  立夏养生,重在养心

  “顺四时是养生的首要原则,心通于夏气,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因此,立夏后,要顺应节气的变化,注意保养心脏,平和过渡到夏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钟逸斐介绍,这时,人们可以从起居、饮食、运动、经络方面养心、养生——

  晚睡早起,坚持午休。立夏后晚睡早起,晚间睡眠时间相对不足,加之立夏后白天气温较高,人体汗出增多,正午气候炎热时,人体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供血相对减少,人在午后常感到精神不振,困意频频。因此,立夏后,人们应养成午睡的习惯,但午睡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以内为宜。

  补肾助肝,调养脾胃。立夏时节,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饮食应以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脾胃为宜。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蔬果、粗粮。比如莲子,此时暑热逼人容易烦躁伤神,耗伤心血,莲子味甘、涩,性平,能够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再比如姜,性温,立夏吃姜有助人体阳气生发,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的观点。生姜还可以解表祛寒、化痰止咳、温中止呕,解鱼蟹毒。此外,生姜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生姜中的姜酚还有较强的利胆作用。

  慢节奏有氧运动效果佳。此时要注意不可剧烈运动、过度汗出,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或盐水,补充体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因此,立夏后人们宜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

  经络养生,重视静养。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针灸内关、大椎、肺俞、膏肓、脾俞、肾俞、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可以培本固元、扶助正气,还可以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可自我按摩内关穴,它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时,一只手的拇指放在对侧手臂的内关穴上,稍微向下点压用力后,保持压力不变,旋转揉动,点揉1分钟以后再换对侧,按摩时以产生酸、麻、胀感为最佳。长期坚持,能起到保护心脏,缓解心痛、心悸、胸闷的作用。

  湿气入体,别忘祛湿

  立夏后,另一个特点就是雨水越来越多,潮湿闷热。此时,人体很容易被湿气侵袭,进而出现困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其实,湿有寒热之分,湿邪根据寒热不同,表现各异,祛湿方法也有所不同。”王小云介绍——

  寒湿体质者,平时大多爱吃生冷食物,比如冷饮、雪糕等。这类人常表现为舌体淡,舌苔白腻,怕冷或遇冷后症状加重,容易疲倦,严重的可出现手脚肿、眼泡肿等。祛除寒湿应温里散寒,建议使用平性或温性食材,如生姜、花椒、陈皮、砂仁等,也可适当选用党参、茯苓、淮山等健脾食材。

  湿热体质者,多爱吃煎炸、烧烤食品,常表现为舌体红或紫,舌苔黄腻,容易出现口苦口干、食欲不振、口舌生疮、困倦无力、久睡不够、头痛身重等。缓解湿热则是清热燥湿,可以适当用偏寒凉的食材进行调理,如绿豆、丝瓜、赤小豆、西瓜、冬瓜、鸡骨草、土茯苓、绵茵陈、蒲公英、薏米等。

  健运脾胃是关键

  “另外,进入立夏时节,脾胃功能会渐渐好起来,这时养脾胃正当时,脾胃是人体生产气血的重要脏器,吃进去的东西就是原料,还得要有好的机器才能造出我们需要的能量气血。”王小云介绍,并给大家推荐两款健养脾胃药膳——

  莲子茯苓糕。莲子、茯苓、麦冬各500g,冰糖、桂花适量。将莲子温水泡发,茯苓切片,与麦冬三者共碾细粉,加冰糖、桂花拌匀,再加适量水糅合后制成糕坯,上笼蒸20分钟即可。此糕可以补益心脾,养阴安神,可在此时节作点心食用,尤其适用于脾气虚弱,心阴不足之处消渴、心悸、食少乏力等症。

  三豆薏米粥。绿豆、红豆、黑豆和薏米各50g,粳米少许。将以上各味置于锅中,加入清水适量,大火烧开后,小火慢慢将粥熬至豆烂粥黏稠即可。此粥中的红豆和薏米都具有较好利水渗湿的功效,尤其是薏米,性微寒而不伤胃,益脾而不滋腻,药性缓和,是一味清补利湿的夏令良品。粥中的绿豆和黑豆也是夏令消暑清热之佳品,绿豆性味甘凉,具有清热解毒、消暑解渴、消肿利水的功效;黑豆,性味甘寒微苦,可解毒,散热除烦。此粥不但有助于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饱腹感好,血糖生成指数也低,尤其适合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人群食用。

  “此时节,人们还要格外重视精神的调养,宁神静心,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王小云提醒,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出现心神不宁、燥热不安,因此,日常饮食中多吃安养心神的食物,以消除烦躁,调节情绪。

[责任编辑:徐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