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教育不能光讲知识还要培养现场应对能力
【把脉】
日前,两名医学生在火车站遇到一名男子突然倒地,采取徒手心肺复苏术对其施行急救,但最终男子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该事件中,两名施救医学生的救治和操作是否有效,一时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引发人们对院前急救的思考。
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广义的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在发病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在现场进行的紧急抢救,而狭义的院前急救是指具有通信器材、运输工具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所实施的现场抢救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和意义在于挽救患者生命,为医院处理赢得时间和治疗条件。
当正规医疗机构和医师急救无法获得的情况下,争分夺秒的救助是患者生命和健康能否挽救的关键。医学生比普通民众具有更多的专业急救知识和技能,急救效果相对而言一般会更好些。虽然医学生对院前急救知识及能力的掌握较为专业,但现有的医学教育环境常使其重理论、轻实践,院前急救能力的培养仍存在一些弊端。一是急救现场的应对能力有待提高。多数医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一些急救技能,但由于缺少实践操作及反复运用,急救要点的掌握不牢固,对急救现场的应对能力不足,缺少急救现场的评估及判断能力,害怕失误给自己带来麻烦。二是急救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欠精准和熟练。一些医学生对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复苏等最基本的急救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对一些溺水、骨折等意外伤害的救治知识缺乏知晓度,随现场情况变化而随机应变的能力有待提升。
医学生的个人应变判断、综合评估及沟通协调能力和应急综合素质,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培养医学生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充足的医学知识,是提升急救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我国院前急救教育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
合理设置急救课程,让学生掌握如何在现场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配合应变,注重医学生临床思维的综合培养。学校要多尝试将急救教育与人际沟通、心理健康培训等内容相融合,通过开展讲座、社团活动、合作小组教学模式等方式引导医学生的价值导向,增强学生的急救心理素质。
合理安排理论学习与操作训练的时间比例和顺序,重视“讲授+实操+考核”。理论知识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实例分析、动画演示等方式,由浅入深地讲解给学生,讲授的内容要全面系统。提供大量的临床病例和实际操作给学生,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急救的考核重点,要放在学生处理事件的整体能力,培养学生在急救场景中实施操作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合理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急救流程。
临床教师要根据急救医学发展现状,对授课内容及时进行更新。采用多种授课形式、情景模拟考核方式,确保学生掌握丰富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经验丰富的急诊医师可以将典型的临床病例和急救指南带入课堂,促进学生的医学知识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可以在红十字会的支持下,积极开展“初级急救员”培训工作,增强医学生急救学习的意识和责任感。
建立有效的教育联系机制,使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紧密衔接起来。让更多的一线急诊医师走进课堂,与学生分享他们的经验;让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各种操作锻炼的机会,促进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将书本知识与临床急救有机整合。
医学教育与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当前培养医学生的院前急救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完善院前急救教育模式,如何发挥临床教师、急诊医师等多教育角色,如何让医学生掌握的急救知识与操作技能得到高效的结合和合理运用,是每位医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和践行的现实问题。
(作者:车鹏程,系河北省医学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