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你贴对了吗?
唐旭东
1
百姓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湿度最大的一段时间,自然界阳气达到鼎盛阶段。每年这个时候,很多中医院会推出一系列以“冬病夏治”为原理的特色治疗方法———“三伏贴”。
什么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科学吗?是不是真的有效?哪些人、哪些疾病适合三伏贴治疗呢?
冬病夏治,顾名思义就是指对于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进行提前的预防性干预治疗。充足的阳气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一些在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往往表明患者具有体内阳气不足的病理基础,中医治病重视“天人相应”,重视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和谐,“春夏养阳”就是要借助大自然夏季阳气渐盛或极盛之机,事半功倍起到更好地蓄养和激发人体的阳气,祛除人体内素有的阴寒之邪的作用。经过这样的预防性干预措施,患者就不会在冬季的时候因为阴寒之邪、人体素有的伏邪或阳气不足导致阴阳失衡出现一系列相关病症,或者使之发作减轻,从而达到“未病先防”“冬病夏治”。
伏,是避暑之意,天气炎热宜伏不宜动,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为“三伏”,按农历计算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其中初伏和末伏都固定为10天,中伏则为10天或20天。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段,所以冬病夏治在“三伏天”进行为佳。
清代医家张璐所著《张氏医通》中记载了他在夏季三伏天每隔10天用白芥子涂法治疗哮喘并且取得良好疗效的经验,这就是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三伏贴”的起源。三伏贴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因为使用时天气炎热,其借助自然界的热能去除人体寒邪的作用与艾灸类似,所以又称为“天灸”。现代研究证明:药物贴敷后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吸收发挥药理作用,更重要的是穴位刺激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不同的疾病,贴敷治疗的穴位不同,咳喘类疾病多选用背部的肺腧等穴位。
三伏贴适应证遍及临床各科,“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并且因为外治法不良反应少、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老少皆宜等优点,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笔者个人从临床实践看,以气道敏感性增高为主要特点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咳喘类疾病反映出来的冬病夏治的效果更为明显。
三伏贴并不是人人都适用的。一般来说,三伏贴适合阳虚及内有寒湿体质的患者,这些人通常有如下特征:怕冷喜暖,喜静少动,容易疲劳乏力,大便偏溏薄,小便清长等。对于寒饮伏肺、肺气不足、卫气不固、肾阳不足、心阳虚衰、经络不通、脾阳不足、寒凝胞宫等症,三伏贴是比较适宜的。
在辨证符合的前提下,主要适用于以下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易感冒者等;骨关节疾病: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痛、慢性腹泻、慢性胃肠炎等;儿科疾病:消化不良、厌食、生长发育迟缓、遗尿、免疫力低下等;妇科疾病:月经不调、产后失调等;其他疾病:慢性疲劳、早衰等。
三伏贴也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接受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的患者在饮食、生活上也要有所克制,以配合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具体注意事项见下:
远离寒邪防伤阳:不要吃如冰镇饮料、冰棍、螃蟹、凉茶等寒凉的食物,一方面防伤及脾胃的阳气,另一方面,防止影响体内沉积的寒气向外发散,影响治疗效果;贴好以后最好不要进空调房间,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平时注意颈部、腰部、腹部、足部的保暖,夜间可以用毛巾盖住腹部入睡。
充足睡眠助养阳:充足的睡眠可帮助养长阳气,同时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可使全身肌肉放松,神经紧张得到调整,提高经络穴位对药物刺激的识别,引导药效直达病灶。
心身同调效更加:俗语说“知足者常乐,善笑者长寿”,良好的情绪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处于一种最佳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夏季气候的影响使一部分人心情烦躁,易于激动,因此,要根据自身特点通过适合自己的文娱体育活动等方式调整好情绪。